跨国化工巨头投资中国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

 行业资讯     |      2025-04-05

由于它们的实际效果都与拖延有关,一些长期参加气候谈判的发展中国家代表把它们称为拖字诀。

的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然而其留下的资金支持额度和技术转让等具体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哥本哈根大会最后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它虽然不是法律性公约,但为今后的谈判打下了基础。

跨国化工巨头投资中国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

《巴厘路线图》最终获得通过,并启动了当前的双轨制谈判,分别是《公约》下的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谈判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谈判。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斥责这种空降案文违背大会程序规则,脱离了公约和议定书工作组案文的合法基础。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因这份案文三次拍案而起。哥本哈根——五大关键问题待解唇枪舌剑、合纵连横,气候谈判的场面长期以来未有变化。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在这次大会上,各方对《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以至于出现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大管家德布尔泪洒路线图的经典一幕。如果把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的几年谈判算在内,气候谈判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可谓风雨兼程。2010年因气候变化而引致的灾难,摧毁了无数贫穷人士的生命和生计。

最重要的是,各国应将已经承诺的减排目标在谈判桌上正规化,并进一步提高承诺,从而将全球变暖的程度控制至1.5度以下,同时各国应善用坎昆气候会议来清除障碍,以达成更全面、公平及受法律监管的全球共识。越早设立、发放资金,用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金额便会越低,估计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每使用一美元,便能减少因灾难带来的60美元损失。Gore指出:现在绝不能放弃联合国谈判机制,这是唯一能产生最有效方案的平台,从而应对未完全呈现的全球危机。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成就,将会是成立一项公平的气候基金,因为这将有助各国重建信任以及将会议重新纳入轨道。

巴基斯坦水灾影响超过2,000万人,淹没约全国五分一土地,导致2,000人死亡,损失高达97亿美元。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在过去十年平均每年发生770次,今年估计将会更多

跨国化工巨头投资中国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

可以说,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57%,其中三季度同比下降10.37%。对于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高耗能机电设备,则要求其限期更换。在取得显著成效和巨大成绩的同时,中国工业节能减排仍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中国注重推行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聚氯乙烯、钢铁、纯碱、氮肥、磷肥、硫酸、电解锰、纺织染整等17个重点行业115项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在全国推广。最后,中国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浪费巨大,能源转换、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节能与科学用能的研究和指导薄弱,这也是当前中国工业用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了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和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计划。

另外,发达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动碳交易、碳关税等节能环保技术标准、贸易壁垒和准则,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因为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构成中能源资源消耗所占比重偏高,有的超过70%。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受到严格的专项督查。

跨国化工巨头投资中国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

中国安排了巨额专项资金用于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因此,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把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落实各项措施,推动工业节能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效。

其次,高耗能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大。目前中国已制定了钢铁、电镀、氮肥、铬盐、印染、电石、黄磷、有机磷农药等30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以2009年为例,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量的71.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中国先后制定了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13种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行业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十一五期间,中国共淘汰低能效炼铁产能1.1亿吨、炼钢产能6863万吨、焦炭产能1亿吨、水泥产能3.3亿吨、造纸产能998万吨。今年五月开始,中国工业部门开始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

中国工信部要求地方对不达标企业立即停产改造,改造无望或经改造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列入淘汰名单。数据显示,中国十一五前四年(2006年至2009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

这些成绩告诉坎昆,中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脚步越来越急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首先,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现象仍较普遍,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9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首先,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现象仍较普遍,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数据显示,中国十一五前四年(2006年至2009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因此,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把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落实各项措施,推动工业节能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效。中国安排了巨额专项资金用于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9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受到严格的专项督查。目前中国已制定了钢铁、电镀、氮肥、铬盐、印染、电石、黄磷、有机磷农药等30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可以说,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在取得显著成效和巨大成绩的同时,中国工业节能减排仍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工信部要求地方对不达标企业立即停产改造,改造无望或经改造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列入淘汰名单。十一五期间,中国共淘汰低能效炼铁产能1.1亿吨、炼钢产能6863万吨、焦炭产能1亿吨、水泥产能3.3亿吨、造纸产能998万吨。

其次,高耗能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大。另外,发达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动碳交易、碳关税等节能环保技术标准、贸易壁垒和准则,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因为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构成中能源资源消耗所占比重偏高,有的超过70%。今年五月开始,中国工业部门开始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这些成绩告诉坎昆,中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脚步越来越急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最后,中国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浪费巨大,能源转换、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节能与科学用能的研究和指导薄弱,这也是当前中国工业用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高耗能机电设备,则要求其限期更换。

以2009年为例,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量的71.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中国先后制定了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13种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行业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比如,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了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和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计划。同时,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